刊名: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主办:中国大恒公司大恒电子出版社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007-9599
CN:11-3907/TP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
影响因子:0
期刊分类: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小溪在2010年为游戏PC配备了i7-2600平台和GTX580显卡。 2年前升级到i7-9700k平台+双2080tiSLI。
小溪如何改造水冷系统,将三个240冷散热器和双ATX电源装在一个中小机箱里,然后稳住超频的故事。我稍后再谈。
这款SSD采用高速无拖延,支持我日常和清爽的鼠标操作,各种双击右键永不卡顿。无需等待操作。虽然现在的SSD应该比它快很多,但小希还是喜欢它,足够稳定。
一眨眼就9年了。当年的MLC到现在已经进化了两代,TLC->QLC。下一步是 PLC(每个单元 5 位)。这开发速度真是让人瞠目结舌。此外,硬盘的形态也开始日新月异。从早期的传统SATA,到现在的mSATA、SATADOM、M.2 NVMe,让人眼花缭乱。最令人兴奋的是,容量从百GB级别提升到了TB级别,海量数据的保存和访问完全不用担心。
小希真的要考虑升级现有的硬盘。与其在一个小机箱里放五六个早期的120G、250G SSD,不如直接换成1TB或者干脆2TB,而且会占用一小块空间更小的M.2,不再需要维护那条凌乱的电缆。
另外,在性能指标上,我们不追求过高的IOPS和吞吐量,而是更注重延迟,尤其是桌面应用。过度的IOPS对于消费类产品其实意义不大,因为桌面应用的并发根本无法从源头上提高。只有当电脑在风暴状态下启动时,高并发可能有用,但日常办公电脑基本上都处于待机-开机-待机循环。大吞吐量仅在复制大量数据时有用。一般复制到移动硬盘或者NAS的时候,100MB/s的速度已经是最高的了,想要900MB/s的速度其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除非你已经开始了。玩转企业级高并发应用。
真正的意义在于延迟,也就是单个I/O请求的完成速度。这个小希在其他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到过。对于桌面应用,Intel 的统计显示,大多数桌面应用的 I/O 并发量甚至没有达到 4,而且大部分都徘徊在 1 到 3 之间,如下图所示。
SSD市场有很多厂商,尤其是消费类产品。各大电商平台的产品都非常的有深度,所以选择一线厂商的产品是正确的,一定是在Flash媒体领域有自主研发的那种产品。行业领先的制造商。英特尔无疑是第一个被考虑的人。
请记住,英特尔在去年年底宣布了即将推出的消费类产品:英特尔 670p SSD。听说最近这款产品终于要上市了。
另外,为了解决QLC技术的灵敏度问题,减少首次写入的损失,闪存具有4-16多轮编程算法和1-2-6-6格雷码设计。 Cell通过四级动态启动技术进行优化。该技术首先将单元编程为 4 级状态,然后从单元中读取数据,然后将单元编程为最终的 16 级状态。
文章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网址: http://www.jsjgprjyyy.cn/zonghexinwen/2021/0905/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