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主办:中国大恒公司大恒电子出版社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007-9599
CN:11-3907/TP
语言:中文
周期:半月
影响因子:0
期刊分类: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高职计算机专业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浅析(2)

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高职计算机专业“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以过程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岗位意识 从高职计算机“专业工作室”来

三、高职计算机专业“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以过程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岗位意识

从高职计算机“专业工作室”来看,其是依据计算机专业所面向的专业领域与工作岗位而建立的,比如计算机专业中的软件技术专业就可以建立“软件开发工作室”,所以专业工作室的岗位针对性较强。由于专业工作室的岗位针对性强,所以工作室的人员需要按照岗位工作流程来完成任务。同时,为了有效地实现培训与就业的零距离,专业室的教学组织则需要将具体的工作流程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系统性地来掌握专业知识,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岗位意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二)以项目为导向,建立“仿制+真题+比赛”的训练模式

“专业工作室”是以其所承接的项目作为学生训练的内容,从专业室的项目来看,其主要包括仿制项目、真题项目、比赛项目。其中仿制项目是由学生的指导教师所选择的市场上已经存在的计算机项目,并结合自拟引导学生开展实践项目的各个工作环节与制作技术;真题项目则是由企业所提供的真实案例,需要学生依据自身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制作技术,通过项目组的形式来完成项目制作任务;比赛项目则是来自全国各类计算机比赛,通过学生的比赛表现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技术应用水平。通过这种训练模式的教学,既可以使得学生有效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以模块化教学,构建系统化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系统

在计算机“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时,需要以扎实的计算机知识作为支撑,尤其是需要学生掌握计算机各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够顺利地完成相关的任务。因此,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通过模块化的方式来实现,将计算机各具有同类功能的知识构建成同一模块,以此来通过其整体的功能优势实现有效的人才培养。

(四)以评价为引导,为工作室教学模式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在计算机“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学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不仅是该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还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针对教师的评价,需要结合企业绩效管理的思路,以及计算机专业工作室所制定的指标,通过对指标执行情况的评估来对教师进行考核。其次,针对学生的考核,指导教师则需要遵循“知识学习、能力并重”的培养思路,从理论学习考核上对学生实现阶段化管理,并利用虚拟项目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评,同时还需要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培养内容纳入职业能力测评体系中。最后,对校企合作的评价,计算机专业工作是以学校的教学模式为主,学校所提供必备资源,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管理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对工作室进行管理,通过具体项目的导入来优化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高职教育来看,其计算机专业是以培养创新型、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高职学校必须对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而“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则是一种创新性探索,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其不仅是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性探索,还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推动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因此,高职学校必须对该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突破其发展瓶颈,实现专业教学与就业的无缝衔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陈哲虹.高职计算机音乐制作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当代音乐,2018(10):49-50+53.

[2]龚婷婷,徐健锐.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分院为例[J].镇江高专学报,2018,28(1):115-117.

[3]杨名.试析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J].广西教育,2017(11):49-50.

[4]赵娟.高职计算机专业“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4(2):103-104.



文章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网址: http://www.jsjgprjyyy.cn/qikandaodu/2021/0718/1478.html


上一篇: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实施和管理
下一篇: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